固原,古稱大原、高平、蕭關、原州,簡稱“固”,是一座文化歷史名城,也是革命老區。2002年7月撤地設市。全市國土面積1.05萬平方公里,轄一區四縣(原州區、西吉縣、隆德縣、涇源縣、彭陽縣)62個鄉(鎮)、3個街道辦事處,114.8萬39個民族群眾生活在這里。
歷史文化名城。戰國時期秦昭王就在這里設立了烏氏縣,至今已有2300多年,是歷史上的經濟重地、交通樞紐、軍事重鎮和絲綢之路東段北道必經之地,曾有七朝在此設州建郡。是遠古文化發源地之一,分布著4000多年前的“馬家窯文化”“齊家文化”,榮獲“中國文學之鄉”“中國書法之鄉”“中國詩歌之鄉”等殊榮。
紅色資源富地。一首名揚中外的光輝詩篇《清平樂·六盤山》,一回載入史冊的將臺堡勝利會師,一段傳為佳話的“單家集夜話”,一場別有意義的青石嘴戰斗,一次將臺堡新長征路的偉大號召,讓固原深深印刻上了永不磨滅的紅色印記。
西部生態屏障。六盤山是國家生態安全“兩屏三帶”的重要節點、西北重要的種質資源基因庫,也是黃河支流涇河、葫蘆河、清水河發源地,被譽為黃土高原上一顆耀眼的綠色明珠。榮獲“中國綠色生態旅游城市”。
旅游避暑勝地。六盤山薈萃了寧夏乃至西北地區生態旅游資源之精華,有紅色革命遺跡、石窟地質公園、歷史化遺跡、鄉村民宿文化等旅游資源,是古絲綢之路和長征路上的特色旅游目的地。天高云淡,氣候宜人。春賞醉美花海、夏享爽爽清涼、秋觀層林盡染、冬品水墨花卷是固原四季的真實寫照。
綠色產品基地。氣候冷涼,晝夜溫差大,大氣、土壤、水源潔凈,“天生麗質”的自然稟賦成就了馬鈴薯、冷涼蔬菜、固原黃牛等西部重要的綠色產品生產基地,是中國“冷涼蔬菜之鄉”“馬鈴薯種薯之鄉”“六盤山黃牛之鄉”。
天生麗質難自棄!固原宛若一位亭亭玉立少女,從歷史中走來,向繁榮中走去。
六盤山國家森林公園,橫跨寧夏涇源、隆德、原州區兩縣一區,總面積6.78萬公頃,主峰米崗山海拔2942米。森林覆蓋率達80%以上,年平均氣溫5.8℃,年降水量676mm,年平均相對濕度60-70%,是西北重要的水源涵養林基地。
???點擊鏈接查看VR全景???
宜居彭陽生態美。
金秋時節,萬畝梯田黃綠相接,各種作物長勢喜人,從空中俯瞰猶如大地的指紋版震撼、壯美。
山城固原處處是景,彭陽縣草廟鄉,整齊的農民新居被綠意盎然的梯田包裹其中,一幅鄉村振興的魅力畫卷躍然眼前。
清晨,涇源縣城上空罩著乳白的平流霧,仙氣飄飄。
森林、峽谷、草甸、溪流、松林……云霧繚繞的六盤山宛若仙境。
秋漸佳境,山河盡染。
六盤山下,一望無際的設施農業溫棚依次鋪開蔚為壯觀。
生態日益向好,綠水青山為鄉村旅游打開了“方便之門”,山腳下一條貫穿村莊的公路兩側,農家院落、種植大棚、花果菜園錯落有致、郁郁蔥蔥,優美的精致備受游客青睞。
走進將臺堡紅軍長征會師紀念園追尋紅色記憶。近年來,固原市發揮“單家集夜話”、“將臺堡會師”、任山河烈士陵園、毛澤東夜宿喬家渠舊址等紅色資源優勢,特色文旅紅紅火火。
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館位于固原市隆德縣境內的六盤山上,于2005年9月18日落成,于2016年被授予中央國家機關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稱號,由紀念館、紀念碑、紀念廣場、紀念亭、吟詩臺五部分組成。
蕭關,在今固原東南。六盤山山脈橫亙于關中西北,為其西北屏障。自隴上進入關中的通道主要是渭河、涇河等河流穿切成的河谷低地。渭河方向山勢較險峻,而涇河方向相對較為平易。蕭關即在六盤山山口依險而立,扼守自涇河方向進入關中的通道。蕭關是關中西北方向的重要關口,屏護關中西北的安全。
須彌山石窟,位于固原市原州區,地處城西北六盤山北垂須彌山上,始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,歷經西魏、北周、隋唐各代大規模營造及宋、元、明、清 各代修葺重妝,是古代固原規模最大的一處佛寺禪院、中國十大石窟之一。
清水河蜿蜒流過固原市原州區,河道兩岸生態優美,風光秀麗,已成為一道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風景線。
漫步固原市區,公園、廣場隨處可見,一步一景、一步一園、一步一廣場,市民健身鍛煉,樂在其中。
鄉村振興新面貌。
目前,固原市建成了百萬頭肉牛養殖基地、百萬畝馬鈴薯種植基地和五十萬畝冷涼蔬菜基地,全市肉牛、肉羊飼養量分別達到100.9萬頭和190.1萬只。
(寧夏日報記者 王猛 馬楠 王洋 喬新宇 文/圖/視頻/VR)